一下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主要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尾巴,它分别向小鱼、黄牛和小燕子去借尾巴,但是它们的尾巴都有用,不能借给小壁虎。正当小壁虎难过时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 这是一下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在教学中,要继续落实本单元学习重点,借助图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课后第二题),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并根据信息做简单的推断;根据文本语境,进行角色体验,读好多角色之间的对话,有条件的还可以分角色演一演(课后选做)。 同时,本课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在识字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能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调动学生的元认知,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教师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课后第一题)。 此外,故事中语言准确、丰富,如:“摇、甩、摆”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小鱼、老牛、燕子不同尾巴的特点,要在动作演绎、对比发现中,获得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共生。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如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 蚊子咬住房檐 壁虎挣断傻瓜 甩掉拨水赶走转身 2.回顾内容。 一条蛇咬住了小壁虎的尾巴,小壁虎挣(断)尾巴逃走了。它找(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板贴词卡) 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呢? 二、借助插图,读好故事 1.读好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抽生读。 (3)小壁虎爬到了哪里?(小河边)它是一下子就到了下河边吗?(不是,爬了很久)指导读好“爬啊爬”。 (4)他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展开“小鱼”词卡为:小鱼摇着尾巴) 做做摇尾巴的动作,读出小鱼在水里欢快的形象。 (5)指导读好对话。 ①抽生分角色读。 ②角色体验:亲爱的小鱼,你觉得这只小壁虎怎么样?(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您) ③区别您——你 把你放在心上,表示对别人的尊敬。什么时候读您。(对长辈、对叔叔……) 组词。 ④谁有礼貌的问问。 小壁虎这么有礼貌了,你为什么不借给他呢? 生:因为我要用尾巴拨水。 (相机板贴:拨水。) ⑤那可以这样说吗?“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对比原句,发现,小鱼也是很有礼貌的,也很感到抱歉,可是尾巴对自己确实有用。 用上语气词,说话就不一样哦,学生再读,注意读好语气词和“拨水”。 (6)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可以做动作。 师:读1.2句。1生读小鱼说的话,1生读小壁虎说的话,1生读余下旁白的部分。 (这为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余下的两个段落做准备。) (7)句式练习: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 2.小组合作,自学4、5自然段。 合作要求: 选择一个自然段学习。 学习步骤: 1.一起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向第3自然段一样,分工合作读一读,可以做做动作。 3.小组反馈。 (1)第4自然段。 ①生合作读。 ②随文识记甩:用手当尾巴,做做甩的动作。有一个笔画就是你们的尾巴,甩来甩去的,发现了吗(竖弯钩)。 联系生活组词(甩手、甩开) ③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相机板贴:大树上、老牛甩着尾巴、拨水。 (2)第5自然段。 ①生合作读。 ②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相机板贴:房檐下、燕子摆着尾巴、掌握方向。 (3)回顾板书小结。 小壁虎找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可是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相机指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yz/9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课一练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 下一篇文章: 七乐堂武术双截棍nuncha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