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最善良的一首诗,放大你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作者:燕七 来源:燕七读诗词(gh_55afcc9b5) 什么是善良? 百科上解释: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对他人不怀恶意,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最善良的人,莫过于自己过得不好,但依然对他人心怀善意。 如果你也做不到,请读一读《唐诗三百首》中这首最善良的诗。 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诗名《赠内人》,内人是谁? 在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称“内人”。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内人,也指宫女。 《周礼·天官·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郑玄注:“内人,女御也。” 这是一个孤独的宫女。 夜深了,她睡不着,不知道过了多久。 月亮的影子,仿佛一道痕迹,从禁门移动到宫中的树冠上。 时光流逝,她的眼睛如此美丽,却一直盯着一处窝巢看着,那里住着一对鸳鸯。 她羡慕它们,鸟儿有翅膀,它们可以飞出宫墙,可自己呢,却要永远地困在高高的红墙之内了。 爱情,自由与自己永远的无缘了。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烛火闪动。 忽然,一只飞蛾扑到了烛火上。 滚烫的蜡泥沾上了翅膀,火焰马上就会吞噬它,飞蛾一直扑腾着,想要挣脱。 女子怔了一怔,自己恍如这飞蛾,那扑腾的翅膀像极了那颗想要跳出宫墙的心。 她没有迟疑,拔下头上斜斜插着的玉钗,挑开了火焰。 飞蛾得救了。 可自己呢,又何时能得救呢? 女子真是一个善良的人。 看到飞蛾,她犹如看到了自己,她不愿飞蛾如自己般,沉沦甚至死在深宫中,于是搭救飞蛾。 善良的宫女助飞蛾逃出了牢笼,可谁来助自己逃出红墙牢笼呢? 每每读到“剔开红焰救飞蛾”都会很感动,一个小宫女的善良,向往自由的渴望,在诗句中穿越而来。 善良的人,不止宫女一人。 唐代诗人雍陶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雍陶有一个当县令的朋友,姓孙,朋友写了一首诗,名《怀旧山》。 诗中尽是对家乡的怀念。 雍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唱和,名为《和孙明府怀旧山》: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陶渊明曾弃官隐居,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雍陶将好友比作陶渊明。 你本来就是山间的隐士,偶然在世间做客,被官场羁绊。 友人想家,诗人也想家了。 正好是秋天,抬头看到月亮,想家的情绪更加浓烈。 想到笼中的白鹇,定然也是想家了,他想着倒不如成全白鹇。 于是,诗人打开笼子,将白鹇放走,让它回到家乡。 宫女和雍陶真是善良的人啊。 他们自身受困,却不愿他人受困,即使是一只飞蛾,一笼白鹇,亦助他们脱困远走。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温柔,大概是他在经历了很多很多难过之后,决定让身边的人不再经历这样的时刻。 杜甫也是一个温柔的人。 这一年,杜甫辗转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盖了一座茅屋。 终于有了一个安定之所,杜甫很是满足。 没想到,第二年八月,秋风骤起,掀翻了杜甫的茅屋,大雨接踵而至。 屋破雨漏,杜甫无法栖身,遗憾地写下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纵然是自己居无定所,露宿风雨,但他依然喊出他的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己深知淋雨之苦,居无定所之苦,他期盼其他的寒士不要受此之苦,有大屋庇身。 如果能达成这个愿望,自己愿意受冻而死。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不仅是因为高超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还是他高尚的人品。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曾经被善意浇灌过,所以也想将养分分享给其他迷茫的灵魂。所以,困守深宫的宫女,拔出钗子救了飞蛾; 所以,雍陶在夜里放飞了白鹇,让它们能够归家; 所以,杜甫在雨中大喊:希望每一个士子不再受冻,自己愿意承担所有。 我想为你撑把伞,让你知道这世界如此美好;也是因为替你撑过伞,我才知道这世界可以如此美好。 馈赠有时不仅是救赎弱者,同时也是在坚定自我。 前方有路,未来可期。无论经历了什么,请记得带上你的善良和感恩,去遇见温暖和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pz/9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长知识了
- 下一篇文章: 刘邦明知道吕后阴狠毒辣不会放过戚姬,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