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时间罗涵哈尼梯田的文化魅力
在金平县阿得博乡水源小学教学楼顶层瞭望。年8月14日。 编者的话:关于哀牢山红河谷哈尼梯田文化的选题,摄影家罗涵走了30年、拍了30年。这30年里,罗涵把目光投向哀牢山红河谷的哈尼梯田和哈尼族人,以“不冷不热,不亲不疏,若即若离,不离不弃”的创作姿态,对哈尼族的古老秘史及现实境况,进行了大量调查、采访与拍摄,留下一批极具魅力的历史文献。 三个男人的30年。年2月,元江县羊街乡垤霞村。 在寨子位置的选择上,哈尼族人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年8月,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 典型的滇南土掌房布局。年9月,元江县洼垤乡坡垤村。 家门前边吃饭边享受冬日阳光的孩子。年12月,元阳县胜村乡麻栗寨。 哈尼族人每一天的生活故事都由土掌房开始。年11月,元江县因远镇都贵下寨。 坐在自家房顶晒台上的一对夫妻。年1月,元江县因远镇苏都嘎村。 云海中的寨子。年1月,元阳县胜村乡多依树上寨。 百年核桃树下的路人。年1月17日。 加固梯田埂子的汉子。年3月19日,红河县大羊街乡格米村。 栽秧的妇女。年4月21日,红河县大羊街乡格米村。 盛装走在波光潋滟的梯田边的奕车妇女。年4月21日,红河县大羊街乡格米村。 山寨的纺织由妇女承担。年11月8日,元江县因远镇路同村。 背篓是与梭比女人相伴一辈子的生产生活用具。年4月20日,元江县因远镇大归迟村。 远离故土打工的小伙子带回了汉族恋人,与妈妈在家门口合影。年11月22日,元江县因远镇路同村。 古老的称茶卖茶方式。年12月27日,勐海县南糯山乡。 一对新婚夫妇。年12月29日,勐海县西定乡贺松村。 刺绣的妇女。年7月21日,金平县阿得博乡马鞍山村。 梯田边煎腊肉准备吃午饭的男人。年8月23日,金平县阿得博乡昆一迷村。 从峡谷深处把谷子背到路边的妇女。年9月17日,金平县阿得博乡期咱迷村。 带上桌子凳子去赴宴会的妇女。年2月24日。金平县阿得博乡小河边街。 一位布孔支系老人。年10月16日,元江县因远镇卡腊村。 一位背谷子到路边,刚坐下来休息的汉子。年8月22日,金平县阿得博乡期咱迷村。 一位背娃娃与传统方式不同的年轻女子李小秋。年9月27日,红河县乐育乡尼美村。 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娱乐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年11月26日,元江县羊街乡尼戈上寨。 来自拉巴哈咪村的倪伟者是糯比支系男舞者中的佼佼者。年9月8日,元江县羊街乡尼戈梁子。 焖锅酒。年4月18日,墨江县联珠镇勐簸村。 哈尼族人建寨的地理位置大全景。年8月9日,金平县阿得博乡水源村。 段阿社肖像。年11月29日,元江县那诺乡阿尼村。 哀牢山的稻田。年6月21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腰街乡大鱼塘村。 从麻栗寨寨子头眺望元阳老县城新街镇。年1月22日。 一位耙完田准备收工回家的稻农。年4月11日,红河县甲寅乡龙美村。 春耕图。年4月14日,红河县乐育乡尼美村。 拿黄鳝的男人。年6月12日,金平县阿得博乡高兴寨。 一对给作物脱粒的夫妻。年5月17日,峨山县大龙潭乡。 摄影家 罗涵,男,哈尼族,云南玉溪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玉溪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大家摄影》杂志主编,现为玉溪日报社文艺部编辑。出版专著《视觉玉溪》《滇南切片》《哈尼梯田记》等四部。主拍、主编出版摄影图书、画册20余部。《哈尼梯田记》获第二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画册奖”和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作品集”奖。曾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地市报分会授予的“杰出记者”及云南省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文艺家”荣誉称号。 影像时间|冯灿:云南阿卯人影像志 栏目合作/云南文学艺术馆云南省摄影家协会 投稿邮箱/yishuyunnan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zz/9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华诗坛古诗词专刊第期
- 下一篇文章: 强推BG有R渣有剧情这四本我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