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零下18deg,他们发现有人露宿
刚刚过去的这两天夜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温度跌至零下18度,人们着实体会了一把“极寒天气”。因加班而不得不晚归的人在朋友圈里吐槽,“极寒天,网约车都不接单了,谁来拯救我?”;被老婆遣下楼去取快递的中年男人一阵风似的跑回了家,几分钟的工夫,抱着纸箱子的手已冻得通红僵硬。 然而,在这样异常寒冷的夜晚,北京市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二级主任科员李记臣和他的同事们却很忙。 1月7日晚8点40分,李记臣从救助车上拿下两床棉被,准备给露宿在六里桥附近的露宿者送去——这是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在“极寒夜”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第二天。这两天,丰台区救助管理站联合公安等部门,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重点区域进行巡视和检查。“这样的天气,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我们必须得管。” 李记臣与队员手抱棉被,步行在立交桥下、地下人行通道内、路边小公园,甚至绿化带草丛中,寻找着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 李记臣与队员穿越西三环密集的车流,给在六里桥下一名流浪人员送去棉被。 救助巡视车内常备棉被、棉服、方便食物等,为不愿意前往救助管理站的露宿者提供所需。 两名巡视队员怀抱棉被,对辖区内地下通道、桥梁涵洞重点区域进行巡视和检查。 “这些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居无定所,一般很难被发现,我们更多是靠救助经验去寻找,报警和群众热线电话举报也是重要的线索来源。”李记臣介绍道。 经过一番搜寻,李记臣发现,在六里桥下绿化带中,一名流浪人员仰卧在冬青树丛内,从远处很难发现。流浪人员身下垫着厚厚的被子、床单,身上则被五颜六色的几层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一名流浪人员仰卧在冬青树丛内被巡视队员找到,巡视队员将棉被送给他。 听到有人靠近,露宿者警惕地坐起身来,李记臣马上蹲下身询问道:“您好,我们是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的,冷不冷啊?我们救助管理站提供免费食宿,也可以买票送您回家,您是否需要去救助管理站救助?” 李记臣讲解着救助管理站的救助措施,但都被露宿者拒绝了。李记臣无奈,只得将手中的棉被盖在露宿者身上,并再三嘱咐安全事项。 “附近火车站、汽车站聚集,打零工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多,就造成了露宿者较为集中的情况。有些露宿者每天在附近打零工,嫌救助管理站路程远,也不愿意前往。救助巡视遵循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对于不愿意前往救助管理站的露宿者我们准备了一些食物和棉被,尽量帮助露宿者度过寒夜。” 角门东地铁站附近,一位露宿者被救助队员叫醒询问状况。 队员们刚刚回到救助车内,便接到一通热心市民打来的电话。原来,医院附近,在遛弯途中发现了露宿者,这两天北京极寒天气,他担心露宿者的安危,于是,在女儿的帮助下拨打了救助管理站热线电话求助。 接到热心群众电话,巡视队第医院附近地下通道内,向两名露宿者询问情况。 在热心市民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一处地下通道内,通道内狭长,漆黑一片,入口一侧被封住,形成一处“避风港”。巡视队员打开手电,台阶上水壶、脸盆、行李等杂乱堆放,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台阶尽头两名露宿者躲在厚厚的棉被下。 “您是哪里人?您是否需要去救助管理站救助?”李记臣叫醒了两名露宿者。 经了解,两名露宿者来京办事期间因为经济问题没有找到合适价格的住所,他们拒绝了李记臣他们的救助意愿,说已由朋友介绍到一处合适住所安顿。巡视队员将棉被放在旁边地上,嘱咐他们如遇困难就拨打报警电话或者向救助管理站电话求助。 热心市民了解情况后舒了口气,并向巡视队员道谢。此时已到晚上10点,巡视救助工作仍在继续。 时间接近午夜,居民楼零星亮着灯光,路上车辆稀少,救助队仍在路上巡视。 据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康玮介绍,自11月15日活动开展至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共出动救助巡视车台次,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人次,巡查6个点位,发现露宿者32人次,街头救助人24次,站内救助人次,发放食品36份,发放棉衣和棉被36件。 据康玮介绍,丰台区救助管理站成立于年,是北京市救助量最大的救助管理站,最高年救助量人左右。除了要负责本辖区的救助工作,丰台区救助管理站还要承担北京西客站地区救助工作,东城区设咨询站,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同时承担东城区救助资讯站一拖一进站救助拖养工作。 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康玮(左一)为露宿者送来方便食物与水果。 康玮介绍说,露宿者被接回站后的生活照料是工作重点,露宿者到达救助管理站后,会对其进行随身物品安全检查。疫情期间,救助管理站会严格对照对被救助者体温及行程轨迹进行检查。 被救助者到了救助管理站后,每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干净的床铺被褥,除一日三餐外,管理站还为他们提供一套新衣服。 如果露宿者需要返乡,他们还会免费为其提供一张返乡车票。对已身患危重病的露宿者,救助管理站会第一医院医治,保证露宿者生命安全。身体有问题不能自行返乡的露宿者,救助管理站则会安排专人护送其返乡。 方便面、火腿肠、面包,以及疫情期间必须的口罩,这是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专门为露宿者准备的物资。 除了要忍受寒冷外,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平日工作中最大的不易是来自被救助者的误解。 “不理解也要做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呀。”工作人员笑着说完,继续赶往下一个巡视点。 西三环旁某处长廊内,巡视队员询问一名在此露宿的女性。 寒冷的冬天还在继续,如有市民发现需要救助的露宿者或求助者,请拨打各区救助站电话,全市救助工作人员将为他们送去温暖的救助。 北京市各区救助管理站联系方式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编辑丨肖玲燕设计丨刘岩 文、图丨张哲 视频拍摄、制作丨张哲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zz/7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鉴定使用叶绿体基因组对药用冬青进行
- 下一篇文章: 免费middot更新苹果丽黑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