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02/4778971.html

燕子情

张生岐

“春分”节气刚过,不经意间从屋梁下传来“唧…唧…唧…”的呢喃之声,循声望去,几只精灵般的燕子在屋梁上下匆匆地飞来舞去,时而展开双翅和剪刀状的尾翼在院中低空盘旋,时而迅疾如箭直冲云端。

中国古代有“春分一候玄鸟至”之说,这里的玄鸟就是指燕子。燕子自春分时节开始,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日子。从筑巢、产卵、孵化和养育雏燕,直到雏燕长大学会捕食能独立生活。

随着燕子的到来,院子里顿时多了几分生气。只见它,一会舒展开蓝绿色的双翅和尾翼趴在旧巢前上下观察,一会又不停地从窝巢口钻出钻进,忙得不亦乐乎。我猜想这一定是燕子在查看窝巢的破损程度以确定如何修补后重新利用。旧巢的不远处有几只燕子如攀岩般地紧紧贴在屋梁一角,晃动着光溜溜的小脑袋,一双机灵的圆黑小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说着唧唧喳喳的鸟语,好像正为选择一处新的筑巢地点在各抒己见。

望着屋梁下飘来舞去的燕子,我想起了关于燕子的许多传说与故事……

燕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吉祥之鸟。据《史记·殷本纪》载:燕子古名“玄鸟”,殷商的祖先殷契就是因其母简狄吞食燕卵而生,故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因此,后世遂视燕子为祥瑞。

小时候出于好奇,趁大人们不在家时搬来梯子掏燕窝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胆怯的燕子在手心里不停地瑟瑟颤抖,两只纤细的小爪子用力挣扎,试图挣脱人的双手束缚。一双圆而黑的小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目光,小小的圆脑袋上长着溜光的羽毛。喙短而扁阔,靠近喙角处有一圈橘黄色的喙唇,据说燕子的这种喙非常适合在空中捕食飞虫。燕子的羽翼上还泛着蓝绿色的光泽,非常迷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与燕子零距离接触,燕子无法知道我只是出于好奇,才采取如此莾撞的做法,其实我并不是有意要去伤害它的。我双手捧着惊恐不安的燕子,还是依依不舍地放飞了它。

燕子受此惊吓,在两年多时间里不来家里筑巢以示抗议。由此看来燕子是通人性并且有很强的记忆力。当大人们追问起燕子不来家里筑巢的原因时,我才不得不如实说出了我所做的一切。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我为自己对燕子造成的伤害而懊悔。欣慰的是两年之后,燕子冰释前嫌,重新飞回来在原屋梁下筑起了新巢。从此以后,我又重新开始了与燕子的平安相处,并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再去干那种袭扰燕子的恶作剧了。直到现在我还对燕子心存一份愧疚,希望得到它的谅解。

人类与燕子和谐相处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人们大量使用的日常用语中便可窥知,燕子与中华文化早已深深地融为一体,由此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燕子文化”。譬如把处在新婚蜜月中的夫妻称为新婚燕尔;形容相互恩爱的青年男女称燕侣莺俦;比喻家庭生活闲适安定称作燕雀处堂;恭贺新建房屋落成称燕雀相贺;将夫妻间的枕边悄悄话称作燕语呢喃;称情侣、夫妻分手为劳燕分飞;描写春天美好景象称作莺歌燕舞等等,燕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燕子属于迁徙候鸟,春暖花开时从南方飞回北方安家繁衍后代,到了秋分前后又举家飞往南方过冬。以前,许多人都误以为燕子是飞往我国的江南地区过冬,其实,燕子的确切越冬地是在东南亚或南亚一些热带国家,还有的燕子甚至要飞越赤道到达南半球。真要佩服这些小燕子,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每年南北迁徙往返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途中飘洋过海,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面对各种凶险挑战,燕子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人钦佩赞叹!

有一首《小燕子》儿歌唱出了人们对燕子的赞美与喜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直到现在只要一听到这首儿歌,就会想起燕子在空中轻盈曼舞的优美姿态。

和燕子相处久了,发现燕子喜食的飞虫主要是蚊蝇类和其它体形较小的昆虫,燕子在捕食空中飞虫时有独门绝技。燕子不同于其它鸟类需要停下来啄食,而是在空中边飞行边捕食飞虫,这就要求燕子具备相当高超的飞行技巧。仔细观察燕子在空中捕食飞虫时的飞行轨迹,是一条一条的折线,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调头翻身极为灵活。不仅如此,它在空中还有突然停顿煞车的本领,这是其它鸟类所望尘莫及的。

燕子身上有许多优秀品格值得人们学习。面对困难不辞艰辛,迎接挑战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叹服。不仅如此,燕子还重情重义,不舍旧巢的品行令人称道。据说有人通过标记观察,发现返回旧巢的燕子大多都是多年的住户。除非在迁徙途中遭遇不测,一般都要回到它的原巢生儿育女。另筑新巢的多半是它们的儿女和新来的燕子。

人类与燕子和谐相处的故事还将继续,燕子这种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征程上勇往直前。

此文刊载于《天竺山》杂志年第二期。

张生岐,男,陕西山阳人,笔名心言,网名见贤思齐。现为《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诗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qc/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