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养正堂启心夏令营享受文化盛宴,游
白癜风有哪些原因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16.html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游学的深刻体现。 透过人文游学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训练孩子相对独立的生存能力,使他们自己学会思考怎样与人合作是九江国学养正堂主要教学理念,年“启心”少儿国学夏令营7月11-12日游学白鹿洞书院、周敦颐纪念馆及观赏大型音舞诗画剧《春江花月夜》,孩子们透过此次游学体验,了解了九江深厚的人文底蕴。 庐山,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的名山,中国文化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庐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在庐山文化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白鹿洞所体现的书院文化。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是南唐的江州刺史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 礼圣殿供奉着儒家的五位圣贤:至圣孔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老师带着大家给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 明伦堂,原为书院讲堂,是白鹿洞书院中的重要场所。 老师在给孩子们分享朱子学规 状元桥走过去金榜题名,走过来步步高升。 江西进士榜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总共出了10万进士,而江西就有多位,可见江西人自古就爱读书,会读书。尤其难得的是仅白鹿洞书院就出过多位进士,这不可不说是九江的骄傲。这多位进士的姓名、住址及高中的年份都有详实的考证,全部刻在了这“江西进士榜”上。 冬令营基地的条幅居然还在,孩子们看了感觉很亲切。 朱熹夫子曾经的住所,春风楼前嬉戏 高天流云 7月12日顶着烈日徒步5公里前往周敦颐纪念馆参观 炎热的天气徒步行走,锻炼了孩子的体力、磨练了孩子的毅力。 周敦颐号濂溪先生,是我国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代表作《爱莲说》传千古而不衰,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晚上观赏大型音舞诗画剧《春江花月夜》演出。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十大名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曾是中国“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素以风光秀丽、旅游胜地和商贾云集而著称于世。 晚会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线,以大型视屏图画为背景,剧情引人入胜,节目华丽生动,可谓美轮美奂、精彩纷呈。再现当年“周瑜点将”、“小乔梳妆”、“琵琶声声”等历史画卷,浓墨勾画“乐在岸上飘、诗在船上吟、茶在杯中品、人在江中行”的美丽景色,将浔阳的历史、文化、风景、民俗等元素尽现眼前。 通过舞台声、光、电的手段,将九江多年的文化历史搬上舞台,运用舞蹈的表现形式,浓缩了九江文明钜变的过程。从大气磅礴的《周瑜点将》,到人世沧桑的《琵琶行》,再到近现代文明的《古镇浔阳》,全方位的展示九江的文化魅力。 大美九江,古渡浔阳。 《周瑜点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小乔梳妆》 窗外笛箫声轻盈悠长,小乔在阳台上梳妆,相思浔阳江畔。 《爱莲说》 荷花是九江的市花,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激励着九江人民洁身自好,营造出一种静雅高洁的意境。 《琵琶行》 春江花月夜,荷香醉渔火。相逢何必曾相识,别亦难。笛箫声声悠,玉落琵琶情依旧。问君回首望何处?浔阳,望浔阳。 曲终人不散,人散情不断。 此次晚会特聘国家级总导演、总撰稿,音乐、灯光、音响、舞美、服装、视频总设计均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制作班底。 总导演王冼平老师是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此次首演也亲临现场指导。演出结束后,听说孩子们是来参加国学夏令营的,非常赞叹,欣然接受合影并给每位孩子都亲笔签名。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就是这片美丽山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为等,都曾为九江和庐山的天然美景而倾倒,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敷陈掌故,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和轶闻佳话。 此次游学孩子们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走进九江的人文,去体验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确实受益匪浅! 如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qc/8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灯谜首都奇景时念起4字历法用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