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一直想在走完鳌太之后写点什么,可是又无从写起,其实每次走户外并不是想证明些什么,更不是要挑战一下自我,有的只是特别想亲身体验下这样的一个过程,对自己的体能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对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行走的过程中,经历了暴雨,冰雹和大雾,更多的时候是在烈日下古冰川遗迹石海上面艰难的行走,六天五夜,真的很累,不过很享受这种疲惫到麻木的过程,累并快乐着,也许这才是喜欢户外的真正缘故吧。

鳌山主峰:海拔米

太白山顶峰--拔仙台海拔米

所谓鳌太穿越,也就是秦岭相对的两个主峰鳌山----太白山之间的徒步穿越,从太白县的塘口村出发,到眉县的鹦哥镇羊皮沟管理站,全程约多公里,这条线路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海拔在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达十几座,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

想走鳌太很久了,各种借口,总是不能成行,端午来临之际,终于按捺不住骚动,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约好的好友有事临时掉队,只好一个人独身前往,深夜时分,老婆骑着单车,载着我和我的大包,送我登上了西去的列车。每次户外之行,她都非常的担心,又全力的支持,很感动。倒车南阳,再去西安,迷迷糊糊中,西安站到了

古都西安,每个角落都展现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沧桑,给我的印象就是古朴,厚重,又不失现代气息。去太白的班车在下午,时间尚早,于是决定去回民街尝尝鼎鼎大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去

回民街牌坊,臭美一下

来到这里傻了眼,回民街好几条街道,挂老孙家牌子的十多家,哪家正宗呢,无所适从了,看到一家老米家羊肉泡馍,貌似央视报道过的,于是决定去这家尝尝,也许习惯了家乡的清汤羊肉,感觉一般。

出来路过一家酱牛肉店,顾客排了很长的队,想着明天开始六天尝不到腥荤了,也跟着来了二斤,在以后的日子还真排上了用场,几天下来居然没瘦。

将近中午,赶紧去城西汽车站,要赶上下午去太白的第一趟班车,在这里偶遇一位大哥,至今弄不明白是哪里人,期间发生了一个插曲,想起来现在仍有些后怕

这大哥见我也背一大包,遂过来攀谈,居然也是要走鳌太,相谈甚欢,于是他就拜托我帮他一件事情,就是我身后座位上的那个手提袋,说是装了两瓶气罐,等他过了安检之后帮他从旁边递出,想也没想一口答应,这人速度还是贼快,接过袋子一眨眼就不见了,这时一股寒气嗖地袭上脊梁,我顿时有点后怕,细想那袋子里装的什么啊,这面孔分明是边疆的异族,不会是东突什么的吧,呜呜,如果有什么大事发生,我岂不成帮凶了,这可怎么办。等车的那段时间,我坐宁不安,肠子都悔青了。。。。

等我检票进站上车,抬头,大哥就在后排,那个兴奋像见了亲人一样,赶紧跑过去和他坐一起,我就监视着他,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会第一个扑上去,一不小心,我就成了英雄。呵呵。

一路相安无事,心里也就松了半口气,塘口村路口下车,走过一段路程,看到了传说中那辆很拉风的拖拉机,一路颠簸,程秀才家终于到了,明天,我们就要坐它进山了。

陆陆续续,我们的小伙伴们也都到了,第二天一早,出发,秀才家这辆超级拉风的拖拉机要送我们去山脚下,是不是感觉灰常的霸气。

当然,出发前要来一张合影,我和我的伙伴们

从左到右:老农(山东),海棠(洛阳),狂奔(洛阳),我(南阳),三藏(陕西),天马(洛阳),兽兽(甘肃),微笑(洛阳),依旧(洛阳),罗宾汉(重庆),李亮(四川)。

再出发

再来一张合影,马上就要进山了,小伙伴们都非常兴奋

行程计划第一天,登山口(海拔)-------盆景园(海拔),今天要拔高米,体能消耗较大,同时也是考验体能意志的第一天,今天队友李亮高反不适,三藏(那个西安偶遇大哥)右腿拉伤,两人提前下撤,其实我是挺不希望三藏下撤的,有点后怕,也无可奈何,忐忑不安中继续上路,很久没有重装登山了,今天很累,走到最后两腿抽筋,倒是来自重庆的美女兽兽,纤瘦的身躯,看上去弱不禁风,却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想超越一下,无奈腿不给力,始终追不上她,在家以体能自豪的我,不禁有点儿汗颜

就是这位美驴,体能超强,六天一直走在队伍前边,不过也有弱点,恐高,呵呵,这是哥的强项

来自洛阳的神仙伴侣海棠,狂奔

洛阳的天马(前),山东的老农(后)

经过这片花海,都要来张ps,呵呵

微笑,来自洛阳

三藏,没想到抓拍的这张成了最后的记忆,以后的行程给我留下了惶恐和不安,我一直寻思,这人不会借口故意下山的吧

艰难的拔高,趟过小溪,踏进泥泞小路,一直的拔高拔高,再拔高,米以下的地貌和家乡南阳差不多少,景色一般,百无聊际。

第一天就有人扔吃的了,没人去捡

我想问,罚款交给谁呢,---,这自由裁量权也忒大了吧

就这样索然无趣的走着,直到走到这片草地,心情才慢慢好转起来,踏着松软的草地,前边是秦岭特有的太白红杉,头顶是朵朵白云,我想老友兽医来了一定会放声高歌的,可惜我不会唱歌,呜呜。

继续拔高,风景渐佳,心情更爽

我心依旧(洛阳),老驴,团队意识强,体能超强,冲锋衣借给队友,一件短袖走完全程,佩服

路标,阳光?特别亲切,咱家的,呵呵

这个,呵呵,不解释,谁的鞋子丢了?

山上天气说变就变,一阵乌云袭来,要下雨了

盆景园,终于到了,赶紧卸包扎营,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居然有这么一块五星级宿营地

据说10年前天气大旱,三年没下一滴雨,大松树根系发达躲过了那场干旱,小松树没有那么幸运,只有留下干尸供来客参观。但有略低的地方或背阴的地方有些松树仍然活过来了。小松树的高低有一人来高。全部呈现直立姿态,只是统统没有枝叶,犹如盆栽植物般小巧美丽。所以这个山梁叫盆景园

大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气温已经接近零度了,这造型

哥也来张飞翔,身后是明天将要穿越的地方,马上就要走进古冰川遗迹石海了

清晨,睡得正酣,被兽兽叫醒看日出,朝阳下的盆景园静谧而妩媚,像刚苏醒的少女,蒙着一层羞涩的面纱,含羞待放。

行程第二天盆景园(海拔)----鳌山导航架(海拔)-----水窝子营地(海拔3)

今天行程主要难度就是横切麦积岭,八点钟准时拔营出发,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体能恢复了很多,一路精神抖擞,向着鳌山的方向行进。再看盆景园,其实这里的景色还是非常漂亮的

漫山的高山杜鹃映衬着枯树,孤独寂寞的注视着一拨拨驴友的走过白起庙,为纪念秦国大将白起修建的庙宇,如今变成了一堆石硕,多少年来就在这个地方默默的向我们诉说着一段往事,走到这里,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走进了鳌山大梁

鳌山大梁,又叫西跑马梁,地势倒也平坦宽阔,只是看起来一马平川,其实是一层一层的向上走,草丛中大小石头各种绊腿,走起来也要看清脚下的路,特别小心,这地方真跑起马来,我在想象马失前蹄是什么样子了,哦,跑题了

就是这个样子,时上时下,不过视野开阔,草地松软,走起来特别舒服,不累

,心情大好

玛尼堆

穿过驴友摆的玛尼堆,以为鳌山就要到了,结果。。。一眼望不见尽头。

远方,终于看到石海了

追上了冰岩的商业队,我们称它们蝗(黄)虫队,它们找了协作,向导,背夫,全程保姆式服务,看着背了很大的包,其实很轻,有次扎营卸包,我看了下,就装了些帐篷睡袋衣服什么的,还是两个人拼一顶帐篷,尼玛,怪不得跑那么快,感情哥背了五十多斤的物资啊,倒是在我旁边扎营那个小伙子,背了七十多斤,由衷的佩服,问下,是背夫,尼玛,当地山民就是厉害。我想起了一句话:只要你有钱,夏尔巴人可以背着你上珠峰。

其实这个地方当地人称作楼中楼,意思是攀上一层还要再爬一层,这层登上就是鳌山了

登顶还算轻松,玛尼堆旁了,哥要飞翔了

罗宾汉(重庆),80后,一路沉稳内敛,不急不躁,偶尔吟首小诗。一直走在队伍前边

导航架就在身边,这里就是鳌山的主峰了,没有一点儿山高人为峰的感觉,山顶一马平川,宽阔的草地上掺杂着大大小小的水窝,这么高的地方,不知道这水是从哪里来的,远远望去,这里更像一片牧场,在海拔这么高的山顶上,也算少见。

(导航架:在没有卫星之前是给飞机提供坐标的地方,废弃后成了鳌山的一个标志)

来张合影

鳌鱼头,像不像,鳌山的名字由此而来

这个地方比较险峻,一块突出的条石悬在空中,石面很窄,刚好可以站下一人,下面是万丈深渊,哥要仰天长啸,指点江山

这地方像山顶么,鳌山就是这么的辽阔,其实,在这个地方跑马会更爽,快马加鞭,然后悬崖勒马

拍野花呢,非常专注,感情背了这么大的包

药王庙,传说孙思邈采药时住过的地方,真难为这老人家了,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山顶上找到这么个挡风避雨的地方,也算幸事,正值午时,阳光正好,大伙儿抓紧时间卸包晒装备,昨晚小雨,帐篷地垫什么的都是湿的

高原上阳光很毒,风也大,晒得非常快,继续出发,感觉行走在云中

不知不觉,麦积岭到了,我们要从右边横切,从侧面穿过麦积岭,在这里,罗宾汉告诉我们,他有点恐高,坐在那里思索了半个小时的人生,决定闯过

麦积岭的难度在于,我们不仅要横切在倾斜的碎石上行走,山下面深不可测,看着眩晕,更悲催的就是那些石头是可以晃动的,脚踏上去很不稳定,稍不小心就会失去平衡,更何况我们都是重装,一阵风起来很难站稳,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踏稳了再走,好在咱从小生活在山区,又不恐高,就收在队伍的最后,还算顺利

远望全是乱石,其实走进去风景还是不错的

驴友们特有的加油方式,给罗宾汉留个纪念

翻过去,海阔天空,漫山的野花小草

回望鳌山

前面下山就到我们今天的宿营地了,地平线上只有我们的身影在喁喁前行

安营扎帐,太阳下山了,天气很冷,大家都早早的钻进了帐篷,好好休息,为明天的穿越储备体能

第三天:水窝子营地------飞机梁-----梁1,2,3------营地

今天起来就是拔高,又是石海,很多人不喜欢爬石海,其实我觉得爬石海还是比较节省体力的,在草地上重装行走很容易崴脚的,在石头上就踏实多了,何况这里的石头经过了很多年的风化,表面很涩,不容易打滑。何况哥腿比较长,攀登石海很轻松

攀上石坡,一座墓碑矗立眼前,走进细看,眼泪蓦地流了下来,很激动,我不知道走鳌太是为了什么,就是想走,可是这条路太过凶险,每年都会有山友在这里失去生命,我们能顺利走过去,冥冥中有这些长眠于此的山友在暗中保护吧,很喜欢墓碑上的这句话:山无陵,与天阙

经过的驴友,青春,在路上,写的真好,这是年轻人的情怀,我呢,人到中年,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返了

飞机梁,你家飞机可以在这里起降吗

今天要穿过梁1,梁2,梁3,我数了数,尼玛,何止3个山梁

山势陡峭,我们一直就山这边山那边来回穿行,

各种姿势

当然,也不忘了臭美一下

这张霸气

谁的鞋子,卧槽,以后的路还走不走了

山坡上的枯林,生命力很顽强

已经不知道是梁几了,终于,看到了秦岭奇观

秦岭南边乌云密布,北边晴空万里,南北两股气流在秦岭上空来回博弈,谁也翻不过秦岭,这也预示着随时有暴风雨来袭

抓紧时间下包,穿雨衣,哦,赶紧拍两张,相机也要收好

接下来的大雨真的如约而至,夹扎着冰雹,扑面袭来,幸亏有备无患,要不真成落汤鸡了,雨中的道路特别泥泞湿滑,经过片小树林,横七竖八的树杈绊的要不时弓腰前行,就这样还不时挂着背包,进退不能,鞋子也湿透,狼狈极了,赶到营地扎帐的时候,雨下得正大,脱下雨衣卸包的瞬间,浑身哗的湿透,瞬间失温,,高原上的雨水彻骨的寒冷。蓦地一股恐惧袭来,用最快的速度搭好帐篷,一头扎进去,换下衣服,尼玛,哥安全了,帐篷内外简直两个世界,从没有进过这么温暖的帐篷,暴风雨,还有那冰雹,你就下的再猛烈些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终于停了,钻出帐篷,外面的空气特别清新,看天空,依旧是乌云密布,赶紧生火做饭

感觉每一次扎营的地方都非常漂亮

草丛中掺杂着许多的野葱,薅了些,下面条,已经三天木吃青菜了,今晚小葱紫菜牛肉面条,美餐一顿。

鞋子湿透了,不敢烤,路边见到的那双莫非就是烤张嘴的吧

第三天:营地-------东源营地

今天是这次穿越最艰辛的一天,要从海拔米的营地一直拔高,连续穿越海拔在多米的三座高山,即塔1,2,3,然后直线下降到海拔3米的西源营地,稍作休整,再攀登令人崩溃的九重石海,然后缓慢下降,到达东源营地,今天的路准备不足,带的水少,连续走了十个小时,走到缺水虚脱。

所谓塔1,塔2,塔3,顾名思义,即形状像金字塔的三座山峰,是鳌太路上最艰辛的一段路程,山势险峻陡峭,又是必经之地,没办法绕过,经过前几天的路程,带的水总是喝不完,这次为了减负,比前几天少装了一些,结果到最后,由于出汗很多,身体严重缺水,最后一公里,浑身瘫软,再无力行走。至今想起仍有些后怕

回望营地,鄙视下乱扔垃圾的

翻过这道岭,又开始拔高了

浓雾笼罩下的金字塔

路崎岖难行

穿过塔1,大雾渐渐散去,蓝天白云

我的鞋

一股白云飘来,我要驾云而去。

看似光秃的山梁,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远望塔2,美不胜收

晒装备的片片也可以做桌面了

前面的塔3,路漫漫其修远兮

走到麻木,终于翻过了三座金字塔山,累的要命。

下面是西源营地,前方就是九重石海了,在塔三上看九重石海,也就一小山坡而已,结果,我爬了两个小时,还是第一个登顶的。。。。

赶紧下营地,休整下

各种姿势,各种销魂

九重石海,顾名思义,就是有九层石海,爬上一层还有一层,有时你觉得已经到顶了,上去后发现山顶依旧遥不可及,石海上面没有路,有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块巨石,却发现被另一块巨石挡着过不去,还要折回了重走,这是今天最后一个也是最累的一道难关,我想起了武功山上的绝望坡,那个比起这个感觉弱爆了

身高腿长的优势这次又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登顶用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这座山峰美女兽兽耗了三个小时,最慢的海棠用尽四个小时,到达东源我们都已经吃过晚饭准备休息了

九重石海

这是第几层呢,回望一下走过的路,

秦岭奇观

始终过不了秦岭,呵呵

以为到顶了,卧槽

东导航架,就剩下了一根木头,看到它,才看到了希望

踏上去,云,就在脚下了

感觉像大片里某个人物

美国大兵,有木有

山高人为峰

我要飞翔

给伙伴来张,酷毙了

东源营地,又称大石河营地,到这里,鳌太路上最艰难的路程基本走完,剩下的道路没有了无休止的拔高和陡峭险峻的山路,道路也逐渐清晰好走,营地里就开始有乱扔东西的了,吃不完的用不上的通通扔掉,整个营地一片狼藉,第二天早上拔营,居然捡到了一套帐杆,细看还是进口的,尼玛

第五天东源营地--------放羊寺

今天睡到自然醒,拔营的时候其他队伍早已没影了,爬过一个小山坡,前面一片开阔地带上密密麻麻摆满了玛尼堆,颇为壮观,驴友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万仙阵

老边墓地,几年前一个叫老边的驴友在这里失踪,至今音讯全无,驴友们为他摆了座衣冠冢以示怀念,我觉得他更像一座路标,给后来者指出正确的方向

过了万仙阵,一直就在这样的石海上面行走,有种苍凉而悲壮的感觉,苍穹之下,人类衬托得多么的渺小

废弃的棚子,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它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雷公庙,原来这地儿曾经是个庙宇

有时间,这窝水可以救命

太白主峰---拔仙台,就在飘着白云的地方,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山脚居然有雪,想起了太白一景:六月白雪,曾经以为只是个传说

准备登顶拔仙台,右手边依次是二爷海,三爷海,大爷海在哪里呢

终于,拔仙台就在眼前了

傲江湖,射天狼

大爷海,不明白为什么起了个这么俗气名字,你大爷的。

百度一下大爷海(雅称大太白湖)是秦岭山中远近闻名的高山湖泊,海拔米。它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湖泊。首先驴友看到这个蓝色的明珠会好奇他的深度,实际上从古到今有无数人探索过这个问题,不少人曾试探过这座“仙湖”的深浅,但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爷海的形成是个未知数,湖底的地质构造现在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普遍认为是一个发育于几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的冰斗湖泊。湖泊周围无树无草,湖水终年上翻外溢,水面清澈碧蓝,纤尘不染。大爷海的湖中生物是个未知数谜,专家们曾对大爷海进行过水生动物考察,没有发现任何鱼虾类生存。但自古有传说,湖边有一种鸟会把湖面上的树叶、杂物衔走,人们称其为“净水童子”,经考证这种鸟只在大爷海和二爷海附近水边生长。其特征是黑背、红腹、红尾、白顶的小鸟,学名叫白顶溪鸲。大若燕子,飞行敏捷,日夜守护在池旁。池中一有落叶,它立即衔走,使得池水无寸草点尘,更有趣的是,当一只鸟衔不动杂物时,往往是两只鸟衔着抬出水面。这种小鸟专门以捕食湖中的小虾为生。有好多游记谈到在大爷海边的石缝中有虾类生长。

回望太白顶,苍劲雄浑

随着海拔的降低,山形地貌逐渐变绿,植被逐渐丰富起来

小路两边,漫山野花

树木也变得高大起来

太白红杉配野花,挺好看的

放羊寺前,最后一次扎营

身后那个长草的棚子,就是放羊寺,棚顶踏了,荒无人烟

老农,一个白净小伙儿,看给晒得

身后,群山远处那望不到边的尽头,就是我们走过的地方

最后一顿晚餐,依旧是最喜欢的牛肉面条,山西一哥们提供了脱水蔬菜,一大碗面条,吃到撑

睡的正香,噼里啪啦下起了冰雹,早上起来,晶莹透亮

第六天放羊寺-----羊皮沟

归心似箭,再没有今天这么强烈,今天我要走出大山了,再无心思观景,背着行囊,一个劲向前奔走,海拔越来越低,风景也和家乡再无二致,索然无趣

翻过坡就是平安寺了,到哪里休整一下

平安寺前,看我再吃,这只牧羊犬跑来,眼巴巴的,甚是可爱

平安云海,太白八景之一,可惜到时已是中午,天空灰蒙蒙的,垃圾倒是不少

连续的下撤,脚尖磨得又胀又痛,路过一条小溪,赶紧脱脚休息,鞠一捧溪水,甘甜凛冽,比起这几天山上喝的浑涩的死水,这简直就是甘露

回头再看一眼走过的路

接我们的车到了,马上就要分别了,再来一张合影,看到照片,忍不住笑了,都晒成什么样子了

端午,我们11人进山,历经六天,跋山涉水,成功穿越8人,鳌太路上,历经艰辛,感谢有你们,一路同行。

回西安的车上,兽兽发了一组照片,把我进山前后作了个对比,莫名的,有种从炼狱中出来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想起了一段话:为了一种召唤,你注定要跋涉终生,不要问能找到些什么,追求的本身就是-----神圣。或许,这,就是喜欢户外的真正缘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pz/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