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各种眩晕的病人,晕得昏天黑地的,说他们看什么都在转,完全没法双脚站立,只能躺着,死死抓住床栏杆躺着,就好像在惊涛骇浪中抓紧救生绳才不至于被抛进大海一样。

要是眩晕在大街上发作,就只能直接往地上一躺了,啥形象都别管了,“活命”要紧。

同时很多患者会呕吐,耳鸣。

不论男女老少,第一反应是:我中风了?

不相信自己会中风,那么:我颈椎病都这么厉害了?

这些患者坐在我面前的时候就象小学生等待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是等待法官的最后判决----战战兢兢“我该不会中风吧?我的颈椎要开刀吗?”

当然,这种病人也是很好的肥肉,你大可以让他/她先去做个头颅CT,然后查血,看看血脂血糖,各种脏器功能,最后,都无大碍,你再去开一个礼拜扩管的药物,连吃带打(静脉滴注),走你!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尤其是我们基层卫生院,没有那么重的“任务”。

区分中风方法很多,这个交给我们医生就可以了,这里不科普。在通过简单的望闻问切,之后,首先排除了中风,因为这个最要命。

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就可以确定你天旋地转的元凶。那就是“眼球震颤实验”

简单的描述一下这个实验:患者正对着医生,目光注视医生手里的笔,或就是手指,医生手指指向哪里,患者眼睛就看向哪里,但是头不要跟着摇晃。医生要看的是,当我手指停住的时候,患者的眼球是同时停住了,还是停住之后丁零当啷的前后摆动,或是其他方向的摆动。如果有这种摆动,就眼球震颤试验阳性!

(你们要是自己试着玩可以,但是眼球震颤还有生理性的和其他原因的哦)

眼球震颤实验阳性,大多说明患者有前庭神经系统的问题,是不是梅尼尔症/耳石症要综合考量,这都是医生的事了。

但是,至少,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排除你”中风“的恐慌,或是”颈椎病“的迷之自信。

前庭神经出问题最普遍的情况是耳朵里的结石堵住了耳蜗半规管,现在的解决方法是做个简单的耳石复位法。

那我今天说的关公战秦琼是哪一出呢?

就是耳石复位法推出之前的中西医对梅尼尔症或眩晕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耳石症造成的眩晕之所以每次延续时间都不长,是因为人体除了前庭神经负责平衡之外,还有中枢神经负责平衡,当我们的周围前庭神经突然罢工的时候,中枢前庭神经都会及时接管平衡方面的工作,所以每次梅尼尔氏症发作时间都不长。

而对于治疗,西医考虑到的其实是扩张血管,最常用的药物是: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通过改善耳蜗内的血管供血量,扩张血管,让局部平滑肌舒张。

中医的治疗方法呢?当然是息风了!

天旋地转那是肝风内动,上扰清空!

用药呢?五花八门,有些很复杂,几十味药,还要加入各种包括“磁石”或是贝壳类,或是其他矿石,因为这些东西“重”!重就能重镇息风!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因为古时候搞中医的都是读书人,都聪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也发现了这个发作时间短的现象,等你药煎好了,症状说不定就消失了,虽然患者夸你神医,但是有些人良心上过不去。还要精进!

于是,更简单有效的方剂就出来了。

一个叫香菱白芷丸。简单说就是用白芷磨成粉,然后搓成丸子,平时备着,一但发作了赶紧吃!方便!给力!这个多是游方医用的多。但是比坐堂医的管用,还便宜。

一种叫川芎茶调散。药物也很少,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g),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各60g),细辛一两(30g),防风去芦一两半(45g),薄荷不见火八两(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清茶调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但是,这个方子有个弊病,就是细辛,容易造成肾衰竭,还有致癌的作用。制作也比香菱白纸丸复杂。

上面两个方子效果都很好,立竿见影那种,经过本人改良,把这两个方子合二为一,只保留了川芎,白芷,绿茶三味药。

川芎,白芷每次5-10克,随意得很,大火煎开两分钟,药液里加一小撮茶叶,然后喝掉。

茶叶是传统方剂里面的引经药,因为茶叶芳香,质轻,能把质量重的矿物质药物的药效带到上焦,也就脑袋里。

这个是传统中医的认知。这也是典型的唯心论,或叫做演绎方法论。就好比想象中人得道成仙一定会是驾着彩云升仙,因为人太重,只有云这种轻飘飘的东西才能托付着,要不然怎么说要减肥呢,要不然,好不容易升仙了,半道云托不住了…….

好了,中西医的治疗途径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扩张血管,川芎白芷都是扩张血管用的!

中西这些方法都能缓解眩晕综合症或梅尼尔氏症,但是,要根治,其实很简单,做个耳石症复位术就可以了。现在还有那种电动的,喜欢玩过山车的可以考虑。

医院已经相继开展了眩晕症复位治疗,有些是在耳鼻喉喉科,有些是在神经内科,医院直接开设了眩晕症专科门诊。

申明一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复杂和严谨的事情,这里只是随便说书讲古而已。所以这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jg/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