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涂抹药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62073.html

慈怀君说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动荡又风流的魏晋时期,最风光无限的当属人才济济的王谢家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曾经盛极一时的豪门士族也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了。

然而,生于谢家望族、嫁入王家豪门的谢道韫就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整个东晋王朝,她用才情和胆识,在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生于名门:家学渊源,有咏絮之才谢道韫生于士族豪门崛起、皇权没落的时代,谢家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父亲是东晋“少有才名”的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是东晋著名的东山名士、风流宰相谢安;弟弟是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家一门可谓人才济济,正如琳琅满目的珠玉,镶嵌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河中。谢家的出众不仅在于他们权倾朝野,也不只是文学诗词的成就,更在于他们严谨的家风和为人处世的温润清朗。

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仕宦之家,谢道韫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熏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她的叔父谢安是一个待人宽厚的谦谦君子,也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一流宰相。他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哪怕后来当了宰相政务繁忙也不落下对子侄们的教育。他读书讲史从不生硬刻板,还经常组织子侄们参加茶话会,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他们学习。谢道韫从小聪慧过人,除了读书学艺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跟叔父、兄弟们一起谈论诗书了。正是谢道韫热衷的茶话会,让她七岁便名满天下,成就一代才女的佳话。有一天下大雪,谢安问小辈们:“白雪纷纷何所似?”反应敏捷的谢郎立马回答道:“空中撒盐差可拟”。小小的谢道韫轻轻地吟出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千古绝句,让谢安对她赞不绝口,也让七岁的谢道韫名动东晋王朝。此后,人们将有才学的女称作“咏絮之才”。就连《三字经》中也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的记载,谢道韫一直成为后人不断歌颂的对象。

谢道韫自小便目睹了叔伯们的博学多才,感受到兄弟们的才气逼人,也在耳濡目染下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开阔了眼界。

所谓芝兰玉树,生于庭阶。出生名门的谢道韫得到了书香家族的滋养,却也以她的才情为谢氏家族增添了一抹锦色。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嫁入豪门:名仕清谈,显林下之风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当年跟在兄弟们身后谈诗论词的女童已经长成了豆蔻少女。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男女婚嫁,便是婚姻了。谢道韫的父亲去世得早,而谢安对这个聪慧的侄女甚是喜爱,自然对她的婚事十分看重。谢安挑来选去,最终将眼光放在了王家。魏晋时期,士族间的联姻往往要求门当户对。当时王家和谢家是最鼎盛的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何况,谢安和王羲之是至交好友,更了解对方的家风和人品。琅琊王氏是簪缨世家,家中子弟多是人中龙凤,有人称赞王氏家族“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美玉”。王羲之一共有七个儿子,要在这些如珠似玉的少年郎中给谢道韫挑选夫婿,谢安也是下了很大一番心思。谢道韫未来夫婿的人选中有最得王羲之真传的王献之;有自由散漫又拥有名士风气的王徽之。这两人中王献之年纪小了些,王徽之又太随意放纵了,都不是好丈夫人选。谢安以他洞若观火的眼光和对于人生的经验,最终给谢道韫选择了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王凝之。王凝之和两个弟弟相比尽管风华不够,但也能吟诗、能书法,性格内敛,中规中矩。只有过来人才懂得,婚姻生活不是兴之所至,而应该是天长地久。谢安认为王凝之这样敦厚无为的男子才是谢道韫最好的归属。然而,谢道韫满心欢喜想要一个能够跟她谈天说地的男人,可王凝之木讷有余,不善言辞,也没有太过耀眼的才华。

本是世人艳羡的婚姻却让她觉得失望和心酸。有一次谢道韫回娘家抱怨:“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不能改变对方,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丈夫不能陪自己谈古论今,不能跟自己辩论时事政治,谢道韫一个人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她日常里看书,欢喜时弹琴,日子也过得悠哉悠哉。最让她开心的是王家这样的豪门大户也经常有宾客来清谈,有一次王献之被人辩得哑口无言,是她用自己的才情帮王献之打败了对手。当时她藏在一方青布幔下,旁征博引,逻辑严密,辩论有力,最终”客不能屈”。《晋书》中有文称赞谢道韫侃侃而谈颇有“林下风气”。谢道韫尽管嫁入豪门却没有让自己囿于婚姻这一方天地,而是守住内心世界的一方净土,追求名士风范,过着自由而洒脱的人生。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撕掉家族标签,活出自我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政治的波涛汹涌而来,转眼到了战乱四起的东晋末年。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里,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或许是功高震主,又或许是时局动荡,叔叔谢安被谗言所害而后郁郁而终。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叔父谢石和弟弟谢玄相继去世了。谢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失去了三根顶梁柱,谢道韫难过不已。所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哪怕是才色双绝的谢道韫,也无可幸免,还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她。隆安三年孙恩叛乱,攻到了会稽。当时王凝之是会稽内史,一郡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他的手里。信奉五斗米教的王凝之不仅不组织守军,反而去祭拜祖师爷以求平安,还胸有成竹地对部下说会有天兵天将来相助。由于毫无防备,孙恩的军队长驱直入,刀剑无眼下王凝之和几个儿子全部都杀。这时候谢道韫巾帼英雄般的本色就体现出来了。她卸下绫罗,身披铠甲,赶紧组织一帮娘子军,誓死反抗贼人的进攻。谢道韫发髻散乱、一脸血污,依然镇定自若,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令人不敢直视。孙恩早听说谢道韫的才名,更佩服她面临危险时的勇气以及誓死抵抗的骨气,因此放过了谢道韫和她的外孙。会稽之乱后的谢道韫变得孤苦伶仃,她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此时王家名气最盛的王献之、王徽之也已去世,而谢家的人丁也逐渐衰落。曾经庇护着她的王谢家族,经过战乱肆虐,早已不复存在了。懦弱的人才会选择沉溺于悲伤,勇敢的人都会坚强地活出自己的风采。远去了谢家人才济济的茶话会,抛去了王家媳妇的锦衣玉食,剩下的是独居会稽时的淡定和从容。繁华落尽,谢道韫抛掉王谢家族带给她的标签,选择置身在山中草炉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写诗作文,为众多慕名而来的学子授业解惑。说到家庭事情,她慷慨陈词;谈及国家大事,她侃侃而谈。就连新来的会稽太守都夸她“雅量高致”、“巾帼才女”。当谢道韫走过半生、历经沉浮、孑然一身后,我们才真正懂得她的个人本色。她耀眼的光芒依靠的不是娘家谢氏的名望,也不是夫家王氏财富,而是自己满腔的才气、勇气和骨气,是那如同竹林七贤的浩然正气。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谢道韫是簪缨世家之女,也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媳妇,而她最令后人称赞的是她的才情和胆识。她少有“咏絮之才”,老有“抽刀反抗之勇”。岁月安稳时,她修身养性;战乱当前,她胆识过人。尽管她一生大起大落,经历亲人尽失之痛,尝到家族衰落无人依靠之苦,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跳出家族的藩篱,在会稽的山水间做自在旷达的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身份标签,但这并不能成为禁锢我们成长的理由。不管面对什么事情,活得精彩的人生终究是靠自己。所以,唯有修炼好自己的内心,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才能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自如行走,才能在风雨如晦中坚守自我。不断修炼自己,我们一定会成为光芒万丈的自己!*注:配图来自摄图网*作者:菲琴,多平台签约作者,散文《地铁末班车》已出版。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下期人物」系列正在连载中…明天我们一起来读嵇康的故事▼记录丰盈人物,品味温暖人间更多精彩人物好文推荐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jg/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