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从立春到大寒,吃一口酥脆的春卷,食几颗酸涩的青梅,喝一口老鸭汤,再围炉涮一片嫩羊肉,讲究顺时而食,顺季而养。

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四时风物,经过笔间的晕染,都显出一番情意,趣味无穷。

演唱: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湖之声合唱团??作曲、指导:山保峰,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合唱协会指挥会员,曾指导合唱团参加全国合唱比赛获金奖。

下面就为你最喜欢的作品投票吧!

01

秋分之蟹

精凝蟾蜍,辉光蟑娟。秋分随风,悄然而至,而“秋分食蟹忙”这一俗语也由秋风带来人们的身边。五年前,月圆。不记得螃蟹的味道如何,秋分一到,最感兴趣的便是食蟹前的逗蟹之乐了。铅般的银渲染着深青色的壳,竖立起圆鼓鼓的双眼,不时炫耀的大钳子底气十足,横行霸道。三年前,月圆。初读《红楼梦》便被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道偶遇点心螃蟹小饺所吸引,钻研下终于有所得。桂花香不时从庭院中飘来,点缀了道道色泽金黄的小饺,一口咬下先是蟹黄的咸香滴落口齿,而后蟹肉的清甜与一种淡淡的鲜,便从薄薄的饺皮中慢慢散开,不时冲击着你的味蕾。汤荡也顺喉流入,飘着的桂花香味融入其中,在口腔中迸发、喷溅。绵密,又带有嚼劲的皮与馅,不断在舌尖翻涌,那一刻记不得心中五味杂陈,只来得及品尝这人间珍馐了。今时今日,月圆。家中依旧吃螃蟹小饺。书中的趣味与美食碰撞开来,正欲夹起一个小饺,突然发现那穿越千年的至微至毫——刘姥姥是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太,但贾母却是所有人都奉承的贵夫人。可贾母却做了老太太的导游,诉老太太,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但是她们有一种快乐,她们在面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让生命超越了阶级,超越了背景,可以变成很好的朋友,不管富贵或贫贱的晚年一个更圆满,她们都盛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着盛大。秋分至,一叶落平分秋色,万物生岁月无恙,风起时淡然,叶落时不殇。

作者:初三2班张馨匀

02

趣在食外

冬至已至,在这个温情的节气里,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寒风盈窗,叶枯草黄,在颜色暗沉的冬天,腊味跳跃着一团团绮的火苗,着实喜人。在家乡人的眼底,腊肉已成为心底最浓厚的味觉印记。年节前夕,家家户户杀猪宰羊,二百余斤的猪肉,春夏秋冬,是一年到头的犒赏慰劳。夏天晒得干燥的花椒,麻烈袭人,碾成粉加盐炒香,一院子呛人的气味在弥漫。净肉一条条均匀抹上椒盐,只凭一双经验厚重的手拿捏揉搓的分寸,入缸腌制几天,静候佳容。上山砍来松柏枝,摘一摞朱红的蜜橘,果肉吃毕余下橘皮,等待激动振奋的熏肉环节。肉条挂在火炕上,底下的松柏枝本是鲜柴,不生旺火,只摇曳起细细的白烟,加一些黄豆秸根,橙黄的橘皮尽可堆叠在旁,借余烬喷薄植物特有的清甜,一块醇香迷人的腊肉方成气候。尝一块腊肉,内心的孤寂无常瞬间泯灭。故乡遥远吗?记忆模糊时,吃一块腊肉,它就在那里显山露水了。冬入深处,生命归于沉寂;月色清明,无所谓萧条。食趣,重在于趣,而趣在食外。

作者:初三4班杨郝嘉

03

夏夜莲子

荷花盛开的地方就有莲子。莲子就是莲实,昆明人也叫莲心。“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夏天的昆明莲子是随处可见的便食。庚子的夏季昆明湖语文组游月牙塘公园。荷塘曲折,绿廊连荫,游人如织。回想起冬日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又细观眼前之景,一片碧波荡漾的池塘,池塘里盛开着成千上万朵莲花,千姿百态,气质高雅,似乎池塘是花的世界,仿佛荷花与莲叶组合成了一个青春而神秘的梦幻。岸边杨柳依依,水中游鱼嬉戏,草丛有青蛙捉虫,花间有翠鸟觅食,蜻蜓与蝴蝶共舞,燕子与雀鸟低飞。知了在树上歌唱,微风从枝叶的缝隙间滑过,仿佛是流动的风景,又恰如是静止的幽境。众人心头甚喜,便转道至公园侧门吃饭。入座后夏暑未消,大家便相继点了几碗招牌的莲子羹。冰块上敷以玫瑰、冰粉、银耳、莲子之类。用勺子轻轻地舀起,一股清凉的感觉瞬间填充全身,莲子是清香的,饱满而又圆实;羹汤是细腻的,浓稠而滑润,不腻,微甜,糯糯沙沙的顺滑,还有充实的饱腹感,好像丝丝的清风裹袭全身……饭后大家又擎了几样荷花、莲蓬回家。学校的年轻同事较多,酒席婚礼上偶然有莲子羹,稀汤洸水一大碗,再不如那日小巧的白瓷碗盛着的月牙塘莲子羹。我便与同桌的交流为何,一人随口道:“你那吃的哪是莲子,是人吧?”众人哄堂。

作者:杨飞老师

04

玫瑰味的春分

春色中分,正是玫瑰

开得最好的时候

满城的

是甜甜的花香

酥柔的外皮,绵厚的内馅

一口咬下

满嘴的

是软软的春天

孩子们闹着

笑声与香味撞个满怀

贪食的可不止我们这些的小孩子

只要摆上一小块鲜花饼

就会有蝴蝶

落在窗边

迷恋花香的故乡人

爱的不是这块鲜花饼

而是这个花花世界

作者:初三9班谢雨桐

05

秋日里的梨膏

食趣,是那一滴滴琥珀色的秋梨膏。

深秋,漫山的枫树一层层地渲染上晚霞的色彩,如烟花绽放般烂漫了喧嚣的世界。干燥的空气中,浮尘的轻游都显得倦意了,太阳的光辉在门前厚厚的枫叶上碎成了一片晶莹的暖意,我仿佛又看到了院子里的矮胖身影,桂树的浓荫氤氲了她的忙碌,朦胧地成为了一抹回忆里的风景。

去了核的深红大枣,拍碎的罗汉果,乳白色的贝母粉,明黄的姜与大块剔透的冰糖作伴一起和梨、枇杷熬。闷闷的香气在草编的锅盖里来回徘徊,化成了几滴水珠沿着锅盖起伏的轮廓滚下,一不小心在地上摔碎。外婆脸上盖着一把蒲扇到梦中戏蝶去了,我蹑手蹑脚溜进了厨房,掀开锅盖。香气一溜烟地全跑到了院子里。梨丝化了,我想可能它涨成了一个个水泡,带着香去玩耍,与锅中越来越少的水一起去买了糖。我偷拿一缕放入口中,凉凉地清甜濡湿了口腔的干燥。梦中的外婆似乎动了一下,我急忙放下锅盖跑出了厨房,回到了外婆身边。

一整个秋天的慵懒都越熬越稠,慢慢滤过洁白的纱布。琥珀色的秋天都被封存在了两个小小的玻璃罐里,映着我的窃喜与好奇。轻舀一勺,在温水里化了,化解了无数秋日的干咳与烦躁。梨的清香又多了一丝醇厚化为一抹清凉点亮了童年的无数趣味。

作者:初三7班王姝颖

用)

艺术指导

山保峰

策划

田蕊、何青蔓

文字丨马丹平、杨飞、黄丹垠

终审丨田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zz/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