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你好

望春风写作打卡训练营

5月要更加努力呀!

为了想要的生活,

为了人间的烟火,

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带着4月的未完成,

在5月奔跑起来!

即使道路泥泞,

也会收获遍野的烂漫!

5月,你好

所有的一切,

都会在五月好起来吧。

春已暖,花已开,

柳已绿,燕已归。

还有什么不会好起来呢?

四/月/总/结

SUMMARY

四月,十三位写友登上望春风的大船,驶向文学的殿堂。累计完成文字创作(散文小说)16万余字,诗歌创作行,累计在国内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次。

本月写友发表情况

33.4.01宋小铭《清明》(楚天都市报.4.5)

34.4.02宋小铭《黑夜》《空房子》《写给冬天》(核桃源.2)

35.4.03向刚《玉米地里的背影》(人民日报.4.10)

36.4.04宋小铭《大风吹(组诗)》(大观.东京文学.3)

37.4.05周素素《苍茫大地(组诗)》(大观.东京文学.3)

38.4.06王猛《窗外的松树(6首)》(大观.东京文学.3)

39.4.07秦晓梅《从楚国到楚国》(大地文艺.4)

40.4.08宋小铭《你好大树》《林中》《练习》(江河文学.2)

41.4.09王文鹏《散场》(嘉应文学.3)

42.4.10周素素《山村纪事》(诗影响.22)

43.4.11秦晓梅《梳》(牡丹.4)

44.4.12屈梅玲《过年》(自强文苑.1)

45.4.13向刚《深秋探亲》(自强文苑.1)

46.4.14王猛《咳》《非遗传承人》(嘉应文学.3)

47.4.15唐常春《年味,抹不掉的乡愁记忆》(艺盟.1)

48.4.16唐常春《沉香寺美丽传说》(东安文献.1)

49.4.17邓贵环《最美不过秭归橙》(后皇嘉树)

50.4.18邓贵环《娃娃寨的古树》《最是腊肉滋味长》(三峡文学.3)

51.4.19邓贵环《诗意的村庄,精神的家园》(三峡文学.5)

52.4.20王猛《早安》(新诗大观)

5月,你好

线上交流

燕华,我昨天看了你的《忆故乡》。前后感情要一致。前面好像在贬,后面又在褒。主题不够集中。要么就干脆就围绕家乡的变化来写。先写过去的不好,再写今天的好。虽然文章存在诸多不足,但你的语言表达有非常明显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坚持。短文章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要随意发挥。以后行文,先列个大致的写作提纲。向钢上人民日报的文章,就围绕父母种玉米这件事来写,以小见大,写出了时代的变化。多读,多思,行文不停留在表面和琐碎上,要有一个好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来构思,来叙述。(梅子)

读《回乡偶书》观感,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人们每天都在奔走,为了生存,为了活得更好,人们在不停地寻找驻扎再寻找再驻扎的循环节,作者说人生就是一个圆,我很赞同,在我心里认为地球也是圆的,地球不停的转动,人们也在围绕着地球转动,父母在我们尚且知道来处,父母不在我们只剩归处。文章比较散,但主题明确。有几处还需修枝剪叶,浅薄之谈,望莫在意。(郑燕华)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不管是远在他乡,身在何处,心,始终装着家乡的那片净土。家乡有最深的情怀,有最深的记忆,有深爱的亲人。《回乡偶书》是清明回乡祭祖之行。绵绵雨季,阻挡不了归乡之心。无论是年迈的父母归乡的心情之悦,还是我们归乡的必要,都是情之所系。本文以清明节为引线,讲述了我的“先辈”在旧社会从秭归迁移到远安垭苟坝的艰难历程,然后在此扎根散叶。无论是小爷爷还是两位舅爷爷,他们的探亲之路无疑是特别动容,血缘之情深入人心。文字真情流动,围绕主题层层铺开,又紧密相联。佳作,拜读学习。(向刚)

初读高莉玲老师的《回乡偶书》,向高老师提出“叙述确实有点乱,没有疏理好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感情上太过于节制,似乎压着一股劲没能完全放开。后面引用两个典故显得生硬,像是硬塞进去的,不太自然。这类文章,用情上一定要讲究,真与虚之间缺少艺术处理。凭你的功底,应该写得更好。”随即跟高老师探讨了几句,对于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我们都有着虔诚之心。过几日,高老师将修改后的《回乡偶书》发出来,再读,我脑海里冒出一句话“文章不厌百回改”。老话说得没错,文章不怕多次修改,所谓百炼钢,才能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力作。较之先前,修改后的《回乡偶书》,以时间为序,返乡——到乡——离乡,以祭祖为线索展开,中间穿插相关记忆,使文章顿时丰满,有了底蕴。其中到乡祭祖应是重头戏,但明显这部分的戏份略显不足,被穿插的回忆冲淡了。但修改后,文章从情感上显得顺畅多了,语言上不再节制,变得轻松自然。如果文中多一些故乡环境、景物描写,借景抒情,从而烘托出作者那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最后跟高老师,也大家一起探讨下,散文中方言的使用?文中,婆婆爷爷,这是我们秭归或者宜昌周边一些县镇的叫法,婆婆即为“奶奶”。这种写法会不会给非本地读者产生阅读上的岐义?如何在文章使用地方特色方言,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宋小铭)

比我们优秀的人还在努力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秭归晓城教育培训学校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创新思维

一所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校目前呈一校两区格局(一校区位于金城广场二号楼三楼商铺;二校区位于湖景天成1号楼门面),是秭归规模较大的合法合规教培企业。

学校自创办以来,秉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创新思维”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与个性、特长的培养,致力于秭归中小学生的学科辅导及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所有授课教师均为全职,并具备相应学科资质;学校教学环境优雅,消防设施完备,硬件设施齐全。配备有免费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家长休息区、电子监控等。目前开设有语文(含拼音识字、看图写话、作文、阅读、大语文)、数学、英语、书画、晚辅等专业课程。现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爱岗敬业、有高度负责心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晓城教育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下,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以良好的校风、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往期

望春风:春到人间草木知

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望春风”写作打卡班招募啦

且行且歌且牵挂

安过秋和你一起相守时光的秘密

闲度夏写作打卡班8月班启程……

望春风写作打卡又出发了

望春风:春风得意马蹄疾

END

默读铭记

与你相守文字的江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zz/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