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交通学院举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10月24日上午,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二届五次学术委员会视频会议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河南工作站(黄河交通学院)、云南工作站(云南师范大学)分会场以及福州、台北等地的专家学者联线参加。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黄河交通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王裕清,副校长胡世雄、副校长许清云,党政办主任杨行炜,相关部门负责人汤迪操、王少英、南秋彩、余发山、刘绍堂、姚天金、陈兴义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河南工作站分会场会议。 会上,黄河交通学院副校长胡世雄教授汇报了河南工作站筹备与建设构想。黄河交通学院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联合申报“‘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河南工作站。 胡世雄指出,黄河交通学院地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黄河文化的条件。学校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测绘工程、建筑与城乡规划、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智能工程等学科平台、中美联合GIS应用实验室和黄河历史文化研究所、黄河特色文化博物馆、中国黄河文化之乡中心等基地,申报建立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河南工作站,对采用空间信息技术,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及平台建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聚焦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实现中原崛起、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地学术委员会对河南等地工作站筹备报告进行了讨论和质询,委员们强调了河南在我国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和考古工作上的重要地位,指出设立河南工作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过投票表决,学术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建立河南工作站的决定。 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华东院士对河南工作站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学术委员会做出了对工作站授牌的决定。 会上,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教授报告了科研基地的工作与发展设想。与会学术委员为科研基地及工作站的发展发表了建设性意见,强调要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及各工作站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在河南工作站分会场,校长王裕清要求各单位认真研究,列出工作站详细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测绘、信息、智能工程等相关学科优势,组建专业团队,认真开展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中原物质文化和黄河文化遗产调查、数据库建立与管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研究,将河南工作站工作做好。 黄河交通学院新媒体中心 统筹:符天成 责任编辑:李宙翰 美术编辑:李宙翰 文/图来源:全媒体中心 审核:党委宣传部 官方微博: 黄河交通学院官方抖音:黄河交通学院(jtxy) 官方快手:黄河交通学院(hhjtxy) 投稿意见建议:hjyxmt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yz/8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小团黄河交通学院学年
- 下一篇文章: 黄河交通学院举行暑期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