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河南工
12月15日上午,黄河交通学院举行”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河南工作站”揭牌仪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院长张仲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立东,副县长刑明出席了仪式。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黄河交通学院理事长李顺兴,副理事长马国庆,学校党政领导王裕清、马金洲、仇正锋、胡世雄、杨行炜,学校全体中层干部,交通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仪式由校长王裕清主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立东、黄河交通学院理事长李顺兴、副县长刑明共同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河南工作站进行揭牌。 刘立东对黄河交通学院河南工作站顺利揭牌表示祝贺,他表示河南工作站的成立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是保护传承中原文化,实现中部崛起的现实需要。 据悉,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河南工作站由黄河交通学院、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共同组建和申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科研平台。年10月24日,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二届五次学术委员会上,学术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建立河南工作站的决定,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华东院士为河南工作站授牌。 会上,由黄河交通学院理事长李顺兴颁发了聘书,聘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党安荣,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院长张仲伍为黄河交通学院“客座教授”。 李顺兴在仪式上致辞,介绍了学校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李顺兴指出,黄河交通学院地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工作站设在黄河交通学院,拥有研究黄河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工作站将依托测绘、信息智能工程等相关学科优势和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所人才优势,组建专业团队,认真开展科研与实践工作。 李顺兴要求,学校要努力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及平台建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聚焦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实现中原崛起等方面作出贡献。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是依托于清华大学,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课题制管理和主任负责制的行业重点科研基地。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应用,重点完成大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项目,不断改进、完善、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文化遗产保护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文化遗产保护地理信息系统、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等。 黄河交通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 统筹:符天成 责任编辑:李宙翰 美术编辑:符天成 文/图来源:融媒体社团联盟 审核:党委宣传部 官方微博: 黄河交通学院官方抖音:黄河交通学院(jtxy) 官方快手:黄河交通学院(hhjtxy) 投稿意见建议:hjyxmt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yz/8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向党献礼黄河交通学院举行庆祝建党10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