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发生糖尿病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怀孕前就已经确诊患了糖尿病,我们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种是怀孕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受糖尿病困扰的准妈妈们大部分都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怀孕前正常,因为怀孕导致不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占到80%,今天我们要谈的研究就跟这部分准妈妈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但随时生活水平的提升、筛查制度的完善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虽然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们,糖代谢多数能在产后恢复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近期,《糖尿病护理》(DIABETESCARE)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患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宝妈们,进行母乳喂养,可降低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且这种关联与母乳喂养时厂相关,母乳喂养时间越长,风险越低,同时母乳喂养对改善血糖代谢生物标志物水平也更有利。

校正了年龄、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胎次、初次生育年龄、吸烟、饮食质量、体力活动和孕前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母乳喂养2年或更长时间的宝妈,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完全未母乳喂养的宝妈降低了27%!

该研究纳入例确诊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排除标准:合并肿瘤、其他心血管疾病、多胎妊娠史的患者),其中例受试者最终罹患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中位年龄为31.8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中位年龄为49.8岁。

经过校正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哺乳期的延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呈稳步下降趋势。哺乳期6个月,风险比(HazardRatio,HR)为1.05(95%CI,0.82-1.34);6~12个月,HR为0.91(95%CI,0.71-1.15);12~24个月,HR为0.84(95%CI,0.67-1.06);超过24个月,HR为0.73(95%CI,0.57-0.93)。年龄、胎次、初次妊娠、体质量指数等对这种关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

研究同时发现,母乳喂养时间延长(>24个月vs.0个月)与醣化血红蛋白百分比下降(5.58vs.5.68;Pfortrnd=.04)、胰岛素水平下降(53.1vs.64.7pmol/L;Pfortrnd=.02),以及C肽水平下降(3.42vs.3.88ng/mL;Pfortrnd=.02)也有关系。

其实早在年即有研究指出,较长的哺乳期与未来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相关(JAMA。;:-10)。此次《糖尿病护理》最新公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无疑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妊娠与糖尿病

怀孕本身会让孕妈妈们处于一种高脂血症的状态中,妊娠期间的甘油三酯水平有时甚至会成倍增加,这可能与需要支持胎盘和胎儿生长有关。产后的哺乳可能有助于将脂质水平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但目前有关哺乳期代谢变化的相关研究尚无太多确凿证据,更多研究仍在进行中。

研究负责人也谈到,哺乳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观察;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种关联,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糖整理自Mdscap

推荐阅读

                                                          疫情期间常吃的降糖药短缺,可以换药吗?医院配药,怎样才能尽量降低感染风险?给您支招                                                                                            谁说一胖毁所有,胖子可能活得更长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yz/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