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大五一年的实习就在今天结束了,实习第一天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重医的实习分为两学期,医院,医院,我们班被医院,最开始我还因为没能分到铜梁而耿耿于怀,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重医附一院

血液内科

实习第一天。

七月中旬,六点自然醒,紧张又兴奋,不安又期待,像个坐立不安的小孩。八点交班,去值班室换上白大褂,别上实习医生的胸牌,拿上笔和小姐姐送我的笔记本,踩点到办公室。

那天应该是大交班,中间的桌子两边已经坐满了老师,电脑前靠着研究生师兄师姐,生物链最底端的我们只能挤在门口,场面竟有些热闹。

很快就开始交班了,办公室陡然安静。先是护士小姐姐噼里啪啦讲了一堆,然后是昨晚的值班师兄交班,当时还不知道交班要交些什么,后来知道了,一晚上收八九个病人的时候写交班真的写得想哭。接着主任们总结陈词,最后护士长补充说明。原来这就是交班啊,半个小时,站着还是挺累的。

然后科秘,也就是教学秘书,给我们分配了带教老师。很幸运,遇到的第一个带教老师是唐晓琼教授,很优雅的女医生,对学生负责又亲切。我们一般不直接跟着老师,只有查房的时候老师会带着我们,顺便抽问。医院,都是跟着研究生师兄师姐,一年来遇到了好多温暖又有趣的师兄师姐。

血液内科的疾病基本都是恶性肿瘤,我也不知道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就这么沉重于我而言到底是好是坏,但只有面对生死的时候可能医生的成长最快吧。

至今我还记得让我第一次哭的病人,名字很好听——凤雅倩,只比我大两三岁,是一个很瘦很勇敢的小姐姐,得了白血病。记不清她是第几次化疗了,那天和嘉欣师兄一起去给她腰穿给药,她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每次师兄都要哄着她才能顺利穿刺。她的妈妈从来都不敢看着她穿,因为心疼,药物终于在她的疼痛声中给完了,我们收拾好物品出去的时候看到她妈妈在走廊上掉眼泪,我真的看不得这种场景,马上就跟着湿了眼眶,想着要是躺在床上的是我,我的妈妈又该多难过呢。

新收了病人,师兄带着我第一次问诊,给病人介绍“这是李医生,等会儿她会来问你一些基本病情。”第一次在病人面前被称医生,那种感觉有点奇妙,责任感一下子就油然而生。

在血液内也实现了医学生涯的唯三次骨穿,成功率虽然只有三分之一,但从最开始的手抖到最后成功穿出骨髓,满足感无可比拟。

最不喜欢的是值班的夜晚,经常有病人要输血,跑腿的工作自然交给实习同学,深刻记得有一天凌晨跑了四五趟输血科,而输血科的老师还拽得二五八万,一次只能按规定拿两袋血,真是无话可说。

这个七月也喝了过去半年的奶茶量,平均两三天一杯,有唐老师请也有药代请,可能医生真的太苦了,需要甜甜的奶茶来中和一下。

或许大家都会对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充满好感吧,我也不例外。后来的同学都说血液内很忙很累,但是第一个月干劲满满的我,即便有考研的压力,也觉得累并快乐着。

呼吸内科

第一次体会到内科查房的威力,动辄两小时起步,还要时刻保持警觉,因为王璞老师喜欢向实习同学提问。我对咯血可能的呼吸系统疾病到现在也印象深刻,全靠王老师每次查房都要问。

漫长的查房过程,也让我对王璞老师肃然起敬。你会发现,老师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每个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鉴别诊断分析得头头是道,把病人当朋友对待,两三个小时下来气都不见喘一口。如果我生病了,也好想遇到这样的医生啊。

呼吸内还有一个招牌刘煜亮老师,真的太有魅力了,连抬头纹都帅的那种。交班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到他,梳着大背头,棱角分明的脸,让许多女同学痴迷,当然也包括我。他给我们带教学查房,风趣幽默,英语也说得好好听,新冠疫情的时候他和妻子一起去了武汉支援,真是好看的皮囊下还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心。

肝胆外科

轮转的第一个外科,放眼望去,全是男生,老的少的,欢聚一堂。

不得不说,我喜欢外科的氛围,轻松愉快,简单明了,偶尔开车。

肝胆外的手术基本三四个小时起步,因为考研很遗憾没能跟一台手术,把手术都推给了辣鸡。在肝胆外我也正儿八经学会了换药,第一次去换药还是挺触目惊心的,肝脏手术经常开腹,腹部一般都会有很长一条伤口,张牙舞爪,加上怕把病人弄疼,换药换得小心翼翼。真正的熟练是在一次值班,一天换了十一个药,换得李医生腰酸背痛,而换药技术也炉火纯青了。

我对手好看的人向来没有抵抗力,外科医生的手大多是好看的,我特别喜欢看他们拆线缝合戴手套的时候,专注又禁欲,让人看不够。

在肝胆外值班最开始是有些许尴尬的,因为值班室很小,大概十平米,放了两张上下床和一张桌子。每次值班是两个师兄和一个实习同学,两个师兄睡下面,晚上病人有情况方便仰卧起坐,我就睡上面,灯一关,大家就摆起了龙门阵,医院的八卦、好玩的病人和他们的考研经验,聊着聊着我就睡着了,雷都打不醒那种,所以我也不知道师兄们半夜起来了多少次。

泌尿外科

泌尿外是我过得最狼狈的一个月了,彻底打消了我想学男科的念头。

泌尿外的邓老师可爱又严厉,泌尿外的师兄一点也不友好。习惯踩点到的我每个清晨都像在战斗,每天都要被邓老师灵魂拷问,每次都触及知识盲区。

拔尿管是基本操作,我已经从最开始的尴尬拔到最后的脸不红心不跳了。待在结石组,手术最多的时候一天十几台,写不完的三联单让人暴躁。

我最想看的包皮手术也没看到,因为很简单,在治疗室师兄分分钟就搞定了。

我努力想要回忆一点泌尿外的快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医院

骨科

我愿称之为实习一年里最爱的科室,老师们充满了江湖味儿,不拘一格,粗口说得顺口又动听。

在骨科,跟着王老师值班吃遍了水煮鱼、烤鱼、鱼火锅,对我这个吃鱼爱好者来说太幸福了。阳光好的下午,和老师说一声想出去爬山晒太阳,直接准了。

骨科的病历书写也很简单,收新病人也很快,王老师常常被我写的现病史逗笑。跟着老师看过一台手术,骨科的手术真的简单粗暴还血腥,一般人确实干不下来。骨科给我留下的后遗症是不敢骑小电驴了,因为好多病人都是骑车摔伤,骨头虽然是身体最硬的东西,但在车祸面前也很脆弱。

最喜欢的是值班夜晚经常有小朋友因为桡骨小头半脱位就诊,来的时候哭得像杀猪一样,王老师一拉一拽,得了,马上就不哭了,可爱极了。希望有生之年我也有机会可以给大家表演一下。

心内科

心内确实是最心累的科室,病历写得人头晕眼花。

不过幸运的是我老师还带了一个师兄和一个师弟,每天查房写病历也算其乐融融。

在心内最遗憾的是没能亲自抢救一个病人,我们在的这个月走了五个病人。生命真的好脆弱啊,一心梗,人说没就没了。

奇怪的是,我的共情能力好像越来越不行了。那天我们值班,写完交班就回宿舍了。没过多久收到了师兄的消息,说我前脚刚上电梯,他们就去抢救病人了,最后人还是没了。这应该是我离病人死亡最近的时候了,刚好错过。而我并没有很难过,好像已经习惯生离死别了。

最好这辈子都没机会操作CPR吧,身边的人都要平安健康才行。

胃肠外科/甲乳外科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会在胃肠外上这么多手术,附一院没上过的全补回来了,成了名副其实挑粪女孩。

敬敬子——我和辣鸡对敬老师的爱称,是一个天天上班喷香水的精致男医生,看似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有一颗敬业的心。

跟着上手术,虽然只是拉拉钩打打镜子,但对疾病的印象真的好深刻啊。现在对乳腺包块、甲状腺肿、腹股沟疝、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仍记忆犹新,仿佛回到了值班的夜晚,快下班突然来了个胃穿孔,和敬敬子辣鸡一起上手术到凌晨两点的无奈。

也体会到了外科医生的辛苦,钱真的是拿命在挣。但我相信每做完一台手术,看着病人慢慢从奄奄一息到生龙活虎,成就感也是不言而喻的吧。

儿科

你好,我叫刘燕勤,燕子的燕,勤劳的勤。

实习的最后一个科室,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位人如其名的老师,她的认真细致为我的临床生涯收了一个漂亮的尾,一如在血液内开了一个精彩的头。

儿科的每一天都很快乐,小朋友们真的很可爱。我必须得为我们医生正个名,小孩子是不怕我们的,甚至看着我们还会笑,后来看到白大褂就怕的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家长经常说“别哭了,再哭医生来打针了”,小屁孩马上止住了眼泪,久而久之就对我们产生了恐惧,但其实打针的都是护士小姐姐。

在儿科,我听了好多在呼吸内科都没听过的呼吸音。每天早上查房,刘老师都要带我们听,听了一个月,也大概能听出大小水泡音和呼吸音粗细了。

后记

好像一场梦啊,一年的实习生活就结束了,我的临床生涯也结束了。

很多带教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都喜欢说自己在实习时候遇到的事记了一辈子。我也不知道以后的行医路上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但我相信每一个都值得纪念。

实习医生李雪,再见!

吸烟有害健康,请勿模仿(小李抽的假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pz/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