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沈阳市总工会一级调研员陈颖、市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李楠楠、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主席徐冬青等一行,来到航空工业沈飞,为工程技术中心表面工程技术组颁发“沈阳工人先锋号”及“沈阳市五一巾帼奖状”奖牌。

  “三八妇女节”前夕,沈阳市总工会组织评比了为沈阳经济建设和振兴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并下发了《关于表彰沈阳市女职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沈工发〔〕6号)。沈飞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表面工程技术组获评“沈阳市五一巾帼奖状”,同时被授予年“沈阳工人先锋号”称号。工程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主管工程师李晓丹荣获“沈阳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将“表面”工作做到极致的创新团队

在航空工业沈飞有这样一个做“表面”工作的团队。他们把“表面”工作做到了极致,共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家重大研制任务中,完成多项关键技术应用,荣获了沈阳市十佳科技创新团队奖。

他们就是沈飞工程技术中心表面工程技术组。团队成员共有12人,有10名女性,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有专家4人、博士2人、硕士4人,她们工作上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在绿色环保技术、数字化制造、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不断探索,突破了无氰电镀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科研生产中成功应用,有力推进了航空产品研制进展。

做好技术支撑实现科技创新

  表面工程技术组负责制定沈飞公司表面工程专业技术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论证表面处理生产线技术改造方案,向设计部门推荐表面工程先进工艺和技术研究成果,推动先进、成熟的表面工程技术应用,为新产品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团队研发的低脆性、低疲劳、高耐蚀性的无氰电镀技术,建立了无氰电镀技术标准,推动了该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首次应用。传统氰化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对操作者的健康损害极大,排放的污水和废气更会严重污染环境。他们经过大量的试验,研发出无氰电镀技术,在保障新型装备长寿命、高可靠性的同时,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健康危害,降低了污水处理费用,实现了绿色环保型生产。此外,他们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应用,使用新型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使荧光废水一次处理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升到%。目前行业内多家企业也采用了该方法。

针对瓶颈攻关实现降本增效

  表面工程技术团队针对公司内多项技术瓶颈进行攻关,突破了镀锌镍技术、新型涂层制备及测试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铝合金化铣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碱性废液,表面工程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掌握了铝合金化铣槽液再生的关键技术,规划建设了新技术生产线,有效去除溶液中导致槽液报废的铝离子,使槽液可以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填补了行业空白。《铝合金化学铣切槽液回收工艺技术研究及规模应用的研究》获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表面工程技术团队聚力攻坚、大胆创新,在绿色环保技术、数字化制造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不断探索,他们的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绿色环保技术行业空白,实现绿色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深入应用。团队成员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前沿技术不断研究,保持跟踪和实践,为表面工程技术的持续发展,为航空装备高端制造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的提升,技术组全体员工团结奋斗,刻苦攻关,用知识和心血育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我与蓝天有个约会

  李晓丹,航空工业沈飞工程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主管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她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东北大学博士毕业,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她坚持创新,在工作中应用大量新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她主动作为,带领团队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她荣获沈阳市五一巾帼标兵、科技成果一等奖、党外知识分子岗位建功十佳人物,集团科技成果三等奖,公司某型号研制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年毕业进入沈飞公司后,李晓丹已在歼击机摇篮工作了整整9年,长期从事技术类工作,主要方向为焊接与增材制造。她将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航空事业,她在科技创新的漫漫长路上勇毅前行。

▌文字:董辉刘琳

▌图片:刘琳

▌编辑:殷旷华

▌责编:王锋

▌主编:胡志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jg/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