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研究ldquo第二自然rd
北京知名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秘秋桐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所撰文章、翻译刊登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日本文论》等期刊。 内容提要白根治夫在《日本的四季文化:自然、文学和艺术》中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理论,系一种区别于原生自然界的、经由人类重构或再绘的自然现象,既为人类世界的延伸,亦为对原生自然的替代和补充。笔者将着力剖析该理论中存在的长时段理论、人文地理学及比较文学文化的三重视角,并指出白根在塑造“第二自然”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辐射情况存在认识不足的缺陷,同时本文也对新时代日本乃至东亚地区古典文学、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第二自然四季文化古典文学比较文化 一年6月,国际日本学家白根治夫凭借《日本的四季文化:自然、文学和艺术》(以下简称《日本的四季文化》)一书获得第26届山片蟠桃奖。主办方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本书中,我们多次看到经由史实所阐发的‘第二自然’理论,这反映出作者对国家与自然、文化之间的互动现象所具有的深远、独特的见解。”那么,该书究竟为何能够获此殊荣,书中所论述的“第二自然”理论又具有怎样的范式与结构呢? “第二自然”是指区别于原生自然界的、经由人类重构或再绘的自然现象,它既为人类世界的延伸,又是对原生自然的替代和补充。正是在此影响下,“自然”成为了广泛存在于日本文化中并为日本人所接受、喜爱的对象。白根治夫通过列举古典文本中的实例,指出日本文学、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第二自然”现象,并列举部分典型案例阐释了该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以此说明“自然”在日本文化中的存在形式、基本作用及独特地位。 (《源氏物语绘卷》竹河帖之二,现藏于名古屋市德川美术馆,图片由作者提供) 藤壶、葵姬、紫儿、胧月夜、花散里……这不仅是《源氏物语》中女主角们的闺名,更是与特定季节紧密关联的自然事物。在白根看来,这些优雅名称的背后潜藏着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的特殊认知方式,即并非通过直接接触自然,而是以各类人工产物,如豢养在庭院中的人工植被,亦或屏风、绘卷等作为“中介”来间接认识、感知自然。白根将此类由人类重构的自然事物称为“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理论剖析了古代日本人对自然进行认知、改造和抽象的全过程。古代日本人在接触、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首先会对自然产生整体性的“第一印象”,随后倾向于对该印象进行筛选、修饰,为的是将自然改造为符合自我想象的“中间产物”,最后再进一步提炼、抽象,使之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抽象符号。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人对秋季的认知过程。8世纪中期,日本人对秋季的认知较为多元,并无统一观点;10世纪后期,部分诗人开始歌颂秋季黄昏时分所散发的忧伤、寂寥之感;12世纪初期,秋季与“黄昏”之间产生了特定关联,其中寄托了诗人思人、怀乡、归隐等情绪。与之相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春秋两季都易出现色彩缤纷的水汽,该现象在春季被称为“霞”,在秋季却被称为“雾”,由此可见,古代日本人对事物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季节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第二自然”中强烈地渗透着日本人的思想观念及古代日本世界的逻辑秩序。 白根试图将“第二自然”打造为跨学科的文化理论体系。这一设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白根在多年的研究中不断思考、创造的结果,其理论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和作者自身的研学经历密不可分。至年,白根先后对《源氏物语》和《古今集》中的季节问题进行了探讨,该讨论为《日本的四季文化》中关于古典诗歌与季节观念的建立的相关论述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在从事俳谐研究的过程中,白根逐渐对连歌、俳谐中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产生了兴趣,这部分研究成果又为书中连歌的“季语”体系、日本古代的年中行事的相关讨论做了铺垫。最后,年白根探讨了日本饮食文化和“环境文学”间的关联,这又成为书中季节与饮食文化的主要叙述线索之一。由此可见,《日本的四季文化》一书是白根多年学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总之,白根通过“第二自然”理论对日本文化进行考察,揭示了自然事物在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的过程。《日本的四季文化》甫一出版便在日本引起轰动,年5月,日本角川书店出版了该书的日译本,再次引发学界热议。对此,国际日本文化交流中心旗下的杂志评论道:“该书第一次用英文呈现出,在复杂、系统而权威的研究视角之下,发源于奈良、平安时代的四季文化是如何深刻根植于日本文化史之中的。” 二如前所述,白根认为“第二自然”是日本文学作品中经人类重构,或现实世界中人为改造后的自然。在确立此概念的基础上,他从长时段理论、人文地理学及比较文学、文化的三个角度出发建构了该理论。 纵观全书,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作者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对日本文化的考察与叙述。笔者认为,该类叙事采用了被称为“长时段理论”的史学范式。书中,白根运用长时段理论对8世纪至18世纪的日本文化进行了整体性考察,他尤其重视观察同一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以下将列举书中比较典型的两条考察路径。 首先是日本古典诗歌中季节主题的变化与发展。8世纪成书的《万叶集》中出现了强调季节对比的“春秋竞怜歌”,表明日本人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gx/7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稻城亚丁6日游稻城亚丁康定情歌
- 下一篇文章: 春节出游这么近那么美,假期最后三天就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