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配乐《从前慢》

—段奥娟

开车从县城回老家,看着眼前的公路修得越发的美了,黑色的柏油路边种满了风景树和花花草草,隔一段就有公交站台和凉亭、小花园,幽静古朴,一派田园风光,春光烂漫。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老家虽然离县城不远,自父母去世后去回的很少了。想起小时候,逢年过节时候,父母就早早买好了白糖、罐头等礼品,用一根扁担挑着,扁担上还刻着“将革命进行到底”几个红色大字,起个大早去赶最早的班车回老家,班车很少,人很挤,路况也很颠簸,下了班车仍要走好几里土路,若是下雨下雪,简直就是艰难的长征,对幼小的我和弟弟来说却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激动的大事,想到亲人们热情的问候,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瓜果点心,最重要还有一群好久没见的兄弟姐妹和小伙伴们,可以一起疯玩,就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老家所在的村庄,感觉越来越安静了。因为村庄里的年轻人和孩子几乎都在外地工作或上学,在县城、省城甚至北上广深、江浙等地安家落户,一年能回来一次都算奢侈的了。村庄里常住的都是老年人,有的老人因年纪大了也被儿女接到外地生活了;一个庄子,看着房子一幢幢的,其实个个大门紧闭;村里的路因人少车稀,渐渐被路边的杂树遮掩,显得有些荒凉。

想起儿时的老家,这个小村庄里光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有十来个,一起下河摸鱼,上山放牛,晚上则在村前的草地上做游戏,听大人讲故事,虽然没有现在的孩子锦衣美食,不要说电脑手机,连电没有,却天天无忧无虑的。一到傍晚,小村庄炊烟袅袅,鸡鸣狗叫、牛羊归栏的哞叫,孩子的嬉戏打闹,大人喊吃饭的声音交织成一首交响乐,喧哗温暖,烟火气十足。而那时我的小叔叔还在上高中,姑姑们都还没有出嫁,奶奶家里房子住不下,叔叔就睡在大门门楼上的小阁楼里,我们有时会在大门口拾到一两个壹分、贰分的硬币,开心的要命,那是从上面叔叔的床铺上掉下来的。姑姑们则梳着乌黑的长辫子,夏天会在辫稍上扎一朵栀子花,人走过就是一阵香风,可比现在的香水好闻;春天里折山上的映山红,初夏时有金银花、栀子花,放工的时候折回来,插在大口的搪瓷缸里,阴暗的土坯房也变得芬芳明亮了。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只大黄狗,小时候弟弟经常骑在它身上,揪它尾巴、耳朵,它却一点也不会恼;大黄的智商也很高,那时候没有车,妈妈回娘家都是带着我们走七八里山路才到,每次回姥姥家,大黄就护送我们穿过山林,一直看到我们到姥姥家了,自己再独自回到奶奶家,从没记错过路,后来竟然被下药毒死,再后来养的狗,就再没有它那样的聪明和忠诚了。

爷爷奶奶是熊河水库的移民,老屋原是解放前的所谓"三好家"的地主的房产,后来分给了爷爷奶奶。当时解放时为了攻打"三好家"的民团武装,牺牲了好多人,在耿集街西南建有烈土碑和烈土墓,小时候父亲带我们去参观过。可能是因为打过仗,老屋旁边有一片荒地,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碎瓦砾,若是拿锄头刨刨,能捡到各种样子的铜钱,做毽子是极好的。爷爷在世时喜欢种树,屋后枣树成林,门前有杏树、核桃树,院内有梨树、石榴树。老家老屋的大门口有一棵很粗大的杏树,每年都结好多杏子,我和弟弟若是淘气被奶奶骂,就到大门外罚站反省,六月时,坐在杏树下一边罚站一边等鸟雀把熟透的杏子叨了掉下来,捡起来吃,鸟儿是最聪明,不熟不甜的杏,它是不叨的,那种被鸟儿啄了一个洞的杏是最好吃的,成年后买过所有的杏子,无论什么品种,都再没有那样的香甜。离大门不远有一棵老冬青树,粗而矮,树冠很大,下面有一块青石板,一到夏天,青石板就是午睡的黄金位置,常常引起孩子们的争抢;后来这棵老冬青因为据说影响风水,被一个亲戚砍掉了;杏树、核桃树随着岁月增长而寿终正寝了,吃着它们果子长大的孩子们都走向了远方,而种下它们的祖父和父亲被埋在了这块土地上长眠。

看着小村周围的一切熟悉又陌生,岁月流逝,虽然故乡近在咫尺,心中仍满怀乡愁,村庄的萧条、没落,祖辈、父辈的亲人越来越老,甚至有的已经离世了;年轻一辈的回来的越来越少,孙子辈的出生和成长都在他乡,故乡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变得遥远。每次回老家给儿子、侄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希望他们能记住我们的童年,记住他们的故乡,记住他们的根在哪里;希望有一天,我们不能回来时,他们仍记得回老家的路。父亲那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扁担,会在我们的心中一代代传下去,我们终将挑起建设振兴故乡和国家的重担。

写一首小诗献给我的故乡,我的亲人,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他们在我心中永远一如儿时的鲜活、温暖:

隔过无数个光年

谁惊醒儿时的啼哭

脚下还是那温热的土地

为何我却已不能再赤足

瓦砾下还埋葬着那死去的燕子吗

野蔷薇的放肆仍刺破我的手指

滴血是被砍伐的老冬青

我在等待一颗成熟的杏

落在我掌心

母亲的坟上荒草蔓芜

我遗落了一个关于栀子花的梦

未曾改变的星光和流萤

是否还愿照亮

那数过星星的眼睛

故乡啊

伸手摘下了你檐角的蛛网

为何却进不了你的篱笆墙

我捏碎时间的水晶球

从指间流落的是

最远最近的乡愁

播出时间:每周五21:00

主播、文章投稿邮箱:

hjgtt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zizhanga.com/yzzzz/8122.html